2008年8月3日

精讀魏晉南北朝史 (一) 泰始之亂

南方力量在劉宋泰始之亂(公元465年)後才急轉直下,奠定了南弱北強、由北方統一南方的格局。其均勢的打破,是建基於泰始初年的淮北淪陷。劉宋失去了青、徐、兗、冀四州,中間地帶由此大大向南推移。特別是平北將軍丶徐州刺史薛安都以彭城降魏,影響所及,不僅劉宋失去了一大片戰略空間。淮北的喪失,更使南朝從此丟失了一個重要的兵將補充基地。即史家所謂的長江下遊之楚子武力集團。楚子集團的兵將來源主要為北方流離江淮間之流民。又薛安都原本由河東遷徙襄陽,其手下也羅致了一批自秦雍徙居襄陽的流民,亦即史家所謂的長江上遊襄陽武力集團。他的北投也將這批人帶走了。

而薛安都降魏,乃根源于泰始之亂。前廢帝劉子業兇殘成性,宋書云:「諸殺相繼,內外百司,不保首領。」前廢帝後來被近衛所殺,湘東王劉彧即位。但劉宋方鎮包括彭城的薛安都卻奉劉子業弟晉安王劉子勛為帝。劉彧迅速反擊從而掀起了一場波及全境的大叛亂- 即泰始之亂也。

輯自陳金風的魏晉南北朝中間地帶研究。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