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15日

Banker's outsized bonus? Go figure.



What is your reaction if your salary got cut by 50%? Well, I will quit in protest. Sure. But I will think twice this time because someone from somewhere out there is still unemployed and desperately looking for one. Hence, most people, I believe, will just endure and spend less. That’s just fine at least psychologically if everyone is suffering from the same thing during the economic downturn. But please take a look at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It says:
“At Goldman-Sachs, per the WSJ, "Average compensation per employee is on pace to reach about $743,000 this year, double last year's $364,000 and up 12 percent from about $622,000 in 2007 ..."
Furthermore,
“Major U.S. banks and securities firms are on pace to pay their employees about $140 billion this year -- a record high that shows compensation is rebounding despite regulatory scrutiny of Wall Street's pay culture."
Then Bloomberg reports:
"JPMorgan Chase & Co., the second-largest U.S. bank by assets, said third-quarter profit rose almost sevenfold, beating analysts' estimates as fixed-income revenue surged ... Earnings climbed to $3.59 billion, or 82 cents a share, from $527 million, or 9 cents, in the same period a year earlier at the height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the New York-based company said today in a statement."
The most quoted defense of bankers receiving outsized bonus is that, “I have worked so hard and so long that I deserve the bonus.” “The pressure bearing on us is so huge that the bonus paid is my compensation.” In other words, bankers have worked very hard, therefore, they should be paid well. I am sorry to let those out-of-touch bankers know that everyone of us is working hard these days, hoping that they wouldn’t get sacked in the next round of downsizing (what a nice term). From the bankers’ logic, everyone should be paid well too. That certainly isn’t happen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when the rest of us (ex-bankers of course) prepare for 10 per cent unemployment rate. By the time, the Wall Street smart guy is celebrating their bonus, I am afraid the fire of class warfare will rage on the land of America. It is time for the very-high-paid bankers to do something now that benefits the society as a whole.

2009年10月9日

和平獎是金鋼圈。

美國總統奧巴馬獲得諾貝爾和平獎。諾貝爾委員會讚揚他在外交上作出許多貢獻,幫助世界無核化、世界和平及對抗氣候化云云。竊相信這個和平獎創了先河,它不是要表揚奧巴馬對維護和平已作出的貢獻,而是表揚奧巴馬將來為維護和平將作出的貢獻。諾貝爾和平獎就好像如來佛祖放在孫悟空頭上的金鋼圈一樣,束緊了奧巴馬政權不能再像前任一樣隨隨便便發動戰爭。否則,美國總統甚至整個美國也會成為笑柄。際此伊朗核問題上各方正劍拔弩張的時侯,美國對伊朗便有可能投鼠忌器不敢動武了。諾貝爾委員會諸公果然精心策劃,還看奧巴馬怎樣招架了。

2009年10月7日

南北韓統一?

高盛證券忽然在九月廿一日發表了一份研究報告,指出現在是時侯重新評估北韓的地緣政治風險。那份報告帶出三點結論:

甲) 北朝鮮的經濟已瀕臨崩潰的邊緣。只有實行改革開才會再現生機。

乙) 北朝鮮會和南韓最終統一。統一的模式大概跟香港回歸中國類似。

丙) 一個統一的大韓民國,其經濟規模將會在2050年超越日本,晉升成為亞洲第二。

為什麼會在這個時刻發表一份這樣的報告? 竊以為有可能北朝鮮領導人金正日的確年事已高,随時騎鶴歸西去也。美帝的一些幕後人士冀圖通過專家之言慫恿新領導人(金正雲?)選擇行中國式改革開放,並與南韓有限度統一。當然,美帝也要在北朝鮮開放的全過程上分一杯羹。

這只是其中一個想當然的結局。

北朝鮮的去向勢必牽動東北亞的地緣政治重新洗牌,中國與俄羅斯的態度致關重要。作為戰略緩衝區,筆者並不認為中國會輕言放棄控制北朝鮮這位小弟弟。其實,總理溫家寶在剛過去的北朝鮮訪問行程中,突意拜祭在韓戰殉難的毛澤東兒子毛岸英的陵墓,意在提醒北韓方面中國人曾在高麗這地方付出了鮮血。隱隱然暗示背信棄義也勢必遭到血的教訓。中美已顯然在朝鮮半島掀開鬥爭序幕。

際此資金泛濫人浮於事的時代,一窮二白的北朝鮮正是資本家最後的樂園。况且,高盛的報告亦透露北朝鮮原來天然資源相當豐富。其以市價作計算的礦物蘊藏量更高達142萬億韓圓,足足是北朝鮮在2008年國民生產總值的十四倍強! 竊以為溫總此行也有機會向北朝鮮探討共同開發其豐沛天然資源的可能性。不過金正日也不是省油的燈,他大可以選擇與宿敵南韓(即美帝)合作共同開發。因為,他深知南韓是一個缺泛天然資源的國家。南北韓攜手合作對雙方也有利。難怪南韓有很多半國企例如KOPEC(Korea Power Engineering Company Inc.)在這半年內瀕瀕向債券市場集資,其準備在北朝鮮這新興市場大展拳腳的態勢彰彰明甚! 無論如何,東北亞正在醞釀巨變,投資人將其如炬目光對準韓國市場將會是智慧的決定。

2009年10月4日

讀後感 --- 《超凡領袖的挫敗 文化大革命在武漢》(二)



那為什麼我們偉大的毛主席會遭逢挫敗呢? 對於毛澤東而言,竊其實並不完全同意文化大革命是一個失敗。最低限度,他通過了發動一浪接一浪的羣眾運動,不但鞏固了他在黨內的地位,更成功打倒甚至整死了他的政敵例如前總書記劉少奇。當然,若我們認為毛主席志不在此,那就另當別論了。作者王紹光不止一次指出毛澤東對當時的管治機構的革命熱情不再深感不滿。「在他看來,社會主義中國正面臨著資本主義後辟的巨大危險。為了肅清中國的修正主義,他發動了震驚世界的文化大革命」(頁51)。

但是,什麼是「修正主義」? 什麼是「階級鬥爭」? 誰是「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呢? 「毛澤東所謂最高指示往往非常零碎,並且模棱兩可」(頁251)。「這種情況使人們有可能隨意解釋北京的信息」(頁105)。最後人們按自己的理解來採取行動,「人們也就能夠利用官方思想的高度抽象性去追求自己的利益」(頁105)。這也解釋了造反派和保皇派都手抱着毛語錄互相戰鬥,情形就好像什葉派和遜尼派一樣。這亦證明文化大革命時期對毛澤東的個人崇拜也達到了頂峯。

因為人人也為私利出發,再如上公權力的分崩離析,「使得毛澤東難於把偏離他所要求道路的潮流糾正過來」(頁105)。因而,「官方路線的左右搖擺逐漸削弱了毛澤東的權威」(頁253)。所以其實到了1974-76文革後半步,「許多積極份子都傾向於退出派別政治爭奪」(頁234)。官方左搖右擺的政策亦令到文革各個時期攻擊對像很不一樣。在一個時期遭受迫害的人往往會在另一時期以十倍的瘋狂報復他人。正所謂人人有份永不落空。正正因為人人既是受害者更是加害者,所以國人對文化大革命是既羞又怕,不願再提了。

完。

2009年10月3日

讀後感 --- 《超凡領袖的挫敗 文化大革命在武漢》

香港現任特區首長曾蔭權曾經講過文化大革命是大民主的體現,從而暗示民主不是什麼好東西。先不論他對民主這兩字的見解有多深,竊只想指出曾特首就連文化大革命是什麼樣一回事也恐怕不甚了了。的確,文化大革命是一投新中國出產的怪胎,任君從不同角度看也能挖出新鮮事物來。筆者愚昧,在讀過數十本文化大革命的專題論述後,仍對此十年動亂如丈八金鋼摸不着頭腦。直至我拜讀了王紹光先生的巨著《超凡領袖的挫敗 文化大革命在武漢》。



首先的命題是,為什麼文化大革命在中國發生? 根據作者的考察,「文化大革命並不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產物。它只是毛澤束精心策劃的一場運動。(頁53)」竊認為老毛因為自己提出的三面紅旗政策導致三千萬人非自然死亡,老毛恐怕自己會受批評並因此在中共黨內的地位不保,因此先發制人發動此制政敵於死命的一場政治運動。其核心即所謂「掃走一切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亦由於老毛認為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遍佈各省各市,所以在1966年八月五日他便寫了「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張大字報」,「希望通過播發這張大字報向千萬中國人傳達一個重要信息: 攻擊當地黨的領導並不一定是不合法的。 (頁53) 」

那為什麼文革能在短時間內漫延全國? 作者指出「文化大革命源於此前十七年的中國社會、政治和經濟等方面出現的緊張關係。(頁23)」言下之意,新中國的成立並不能解決社會不公平的現象,相反在中共治下階級森嚴,事事問出身的社會,作為階級成份差的一羣,無論如何努力向上流動(Upward mobility)的機會仍被扼殺,怨氣便自然積聚。當毛主席一聲令下要打倒當權派發動文化大革命,他們的機會便到了。所以,在其後發展出來的「造反派」,其骨幹成員統統都是階級出身不好的人。

另外,為什麼武鬥在文革期間常常發生? 作者指出「之所如此,不是因為參與者天生好鬥。而是因為在正常時期,政府壟斷了使用暴力的權力。作為策略來實施的有組識暴力受到政府的嚴格限制,或者至少代價高得讓人望而卻步。由於規則和規則實施者的缺失,就使得甚至好人之間在利益發生衝突時,也會去運用暴力。(頁103)」簡單而言就是冇王管! 要吃飯就去武力搶劫,要升官就去省市府武力奪權。最重要的是此行為在文革初期是受到偉大的毛主席所認可的。

要動武就再再需要槍械。槍械泛濫到什麼程度呢? 在1968年六月,僅僅在武漢、漢口及武昌市,「便有57人遭造反派因玩槍時的流彈打死,327人被流彈擊傷。那些槍法不好的向大目標如天上的飛機射擊。僅僅1968年6月3日一天,就有五架飛機受到槍擊。(頁184)」

文革,真箇可笑又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