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4日

讀後感 --- 《超凡領袖的挫敗 文化大革命在武漢》(二)



那為什麼我們偉大的毛主席會遭逢挫敗呢? 對於毛澤東而言,竊其實並不完全同意文化大革命是一個失敗。最低限度,他通過了發動一浪接一浪的羣眾運動,不但鞏固了他在黨內的地位,更成功打倒甚至整死了他的政敵例如前總書記劉少奇。當然,若我們認為毛主席志不在此,那就另當別論了。作者王紹光不止一次指出毛澤東對當時的管治機構的革命熱情不再深感不滿。「在他看來,社會主義中國正面臨著資本主義後辟的巨大危險。為了肅清中國的修正主義,他發動了震驚世界的文化大革命」(頁51)。

但是,什麼是「修正主義」? 什麼是「階級鬥爭」? 誰是「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呢? 「毛澤東所謂最高指示往往非常零碎,並且模棱兩可」(頁251)。「這種情況使人們有可能隨意解釋北京的信息」(頁105)。最後人們按自己的理解來採取行動,「人們也就能夠利用官方思想的高度抽象性去追求自己的利益」(頁105)。這也解釋了造反派和保皇派都手抱着毛語錄互相戰鬥,情形就好像什葉派和遜尼派一樣。這亦證明文化大革命時期對毛澤東的個人崇拜也達到了頂峯。

因為人人也為私利出發,再如上公權力的分崩離析,「使得毛澤東難於把偏離他所要求道路的潮流糾正過來」(頁105)。因而,「官方路線的左右搖擺逐漸削弱了毛澤東的權威」(頁253)。所以其實到了1974-76文革後半步,「許多積極份子都傾向於退出派別政治爭奪」(頁234)。官方左搖右擺的政策亦令到文革各個時期攻擊對像很不一樣。在一個時期遭受迫害的人往往會在另一時期以十倍的瘋狂報復他人。正所謂人人有份永不落空。正正因為人人既是受害者更是加害者,所以國人對文化大革命是既羞又怕,不願再提了。

完。

沒有留言: